1.早在1925年日據時代,日本人就從印度引進阿薩姆紅茶在台灣種植,試驗成效以魚池鄉日月潭週邊種植的品質最好,於是開啟了魚池鄉種植發展紅茶的歷史。
2.1936年日本人在魚池鄉成立紅茶試驗所,包括辦公廳舍、製茶廠房等(該製茶廠房乃以錫蘭建築風格建造,迄今仍保存完整,已被文建會評列為歷史建物),至今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仍是中部地區,尤其是南投縣茶業發展最重要的指導機構。
3.魚池鄉紅茶全盛時期,在民國50年,台灣阿薩姆紅茶面積一千八百公頃中,魚池茶區就佔了一千七百公頃,約佔總面積的94%。是當時魚池鄉最主要的產業,是鄉民養家活口之依靠,產品外銷歐洲、日本…等地。曾參加英國的紅茶比賽,也曾獲得國際大獎,深受歐洲人喜愛,創台灣紅茶外銷之輝煌歷史紀錄。
4.八十年代,由於外來的機械採收紅茶,大量低價傾銷台灣,致紅茶價格低落,不敷成本,從此魚池的的紅茶產業,就此一蹶不振,進入了沒落的歲月。直到88年921大地震後,地方推動重建產業,在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協助下,採一心二葉的標準,堅持手工製茶,製作出品質極優之紅茶,並在魚池鄉公所、魚池鄉農會產銷班茶農合作推動下,日月潭紅茶的兩個品系,阿薩姆及台茶十八號(紅玉)又再度獲得紅茶消費者之青睞與肯定,同時也開發更多年青的消費族群。
5.日月潭紅茶具特殊氣候之生產條件,所產出之紅茶色澤紅艷,茶湯甘醇,香氣持久,阿薩姆品系具有淡淡玫瑰香,而紅玉品系則有肉桂香,是各具特色及國際行銷條件之農特產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peac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