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春天進行改建

五位同事一直以來守候著老舊的廠房,過著山中與世無爭的愜意和寧靜,偶爾機器啟動轟隆隆的聲響,令人回憶起過去兩三百人日夜趕工製茶外銷的盛況。薄霧中歷經紅茶文化興衰的老茶園,似乎溫柔地等待一股新力量的復甦,呼喚如大地之子的我們,心靈深處那鑽石般的原動力,那是對生活的省思和選擇、對萬物的疼惜與感恩、對生命的信念與熱情。這聲音,匯聚ㄧ群人決定陪老茶廠換新裝,過不一樣的生活,和人們分享感動。

志偉在米格魯妞妞的陪伴下靜靜凝視每個角落,思考著如何將重獲盎然生機的大地和這群伙伴的生命力崁入廠房空間 ….. 繁複與華麗的都會色彩在這裡顯然多餘,一個簡單、樸實、讓時間駐足、讓人停下來想一想、看一看的氛圍,在自然流暢的光蘊中,悄然架構。

化學農藥殺戮帶來的憂慮和恐懼已然消失,遊走在每個角落的,只有自由自在的精靈,仔細聆聽風中傳唱的快樂音韻 ! 二樓廠區一分為二,一邊是茶菁萎凋區,茶葉在靜置中緩緩釋放藍藍白雲天的能量,猶如掉進森林海的香氣正蔓延。另一邊是身心靈的體驗區,樂音、愛心設計的有機蔬食、無壓力的開放空間,讓人卸除城市中的煩擾庸碌,滿足對大自然的原始渴望。 細心拆除萎凋槽座,讓維護良好的珍貴木材資源再利用,變裝成空間的層板,破損的窗櫺也一一修復,老建築傳遞著前人智慧,老故事在好奇探訪的鄉民口中活現了起來。 每座製茶機具都記錄著魚池紅茶的歷史興衰,透過老師傅的經驗傳承,現在仍老老實實地製茶,空氣中不斷飄蕩著溫馨濃郁的紅茶芬芳。

原本的倉庫改裝成廁所 因為尊重,所以堅持需要脫鞋。尊重使用的人、禮敬清洗的人、善待這個人人都需要的空間、珍惜清潔所需的水資源,脫鞋,是尊重的儀式。

刨除柏油路面,讓大地呼吸,烈日下我們互相喲喝打氣著,重量級的枕木一一就定位。伴隨夥伴們的汗水,草皮面膜被溫柔地鋪陳,今天起,大地有著備受呵護的幸福。附近種香菇的阿桑 ( 副廠長的媽媽 ) ,比誰都來得早,還自備鐮刀、磨刀石、涼水、飯包,縱使膝蓋早已因長期擔重和屈膝採菇受傷無法彎曲,仍執意彎著 90 °的腰,在烈陽下揮動鋤頭加入整地植草的行列,表達對大夥兒無限的關懷和支持。

2 年前,我們珍惜不小心跑上來的遊客,把握機會分享養地護生的理念,從一對到一家到一群到一部部遊覽車,接著大家似乎對我們的聲嘶力竭感到「疼惜」,漸漸的郵差不時就會帶來移動式擴音機(小蜜蜂)、筷子、乃至於 ….. 拖把,就是這個溫度,就是這個溫度,煽燃了生命的動能,照亮了前方的路,害我們更勇於挑戰極限,原本被遺忘的台灣優質紅茶,也藉由歷史和空間有趣的導覽課程,傳統變成新生兒,讓參訪者身歷其境的參與這一場文化再造的過程。


2003.1.1 全面停藥
推動阿薩姆有機栽種法,採用老祖先解決土壤貧瘠的耕種智慧 : 休耕、間作、梯田、堆肥、種植綠肥作物、人工除草等等,實行疼惜大地、保護生命的理想,深信孕育有生命的好茶是來自愛的付出。


2003.1. 開始自製堆肥,那風味真是原始的醒腦劑。


2003.3 成立有機茶苗試驗區
忍痛連根拔起較鄰近廠房的老茶樹,試種 3 年後才有產能的有機茶苗, 藉以實踐有機栽種計畫並藉以累積經驗。面積約 0.4 公頃


2003.3.13 參加慈心驗證說明會
三位夥伴攜手上課去,完整的了解有機驗證標準及申請後的責任與義務。


2004.6 申請有機驗證
為替消費者把關,率先申請有機驗證,引進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輔導,建立有機農產品管理制度。 14 頁的申請文件,巨細靡遺以文字描述農場經營理念、生產及生態環境、耕種流程、水土資源的利用、倉儲管理等資訊,對平日習慣拿鋤頭的農友而言,完成文件是創歷史的成就。


2004.12.16 茶苗夭折補植約 700
補植茶苗並在茶苗區間作玉米 芋頭 、花生、木瓜等有機蔬果


2004.11.16 通過慈心驗證有機農業轉型期
台灣農林公司南投分公司(日月老茶廠)於 11 16 通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驗證為有機農業轉型期,成為台灣《第一》但期許不是《唯一》通過有機驗證的阿薩姆茶園,希望更多人加入充滿力量的有機世界。


2004.5.1 整裝發願推廣養地護生理念
保留原始廠房,用最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原則,日月老茶廠從單純製茶廠改建為兼具紅茶生產、有機農業及生態教育推廣、體驗樂活舒食多功能的園地。


2005.5 第一屆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
第一次參展,廠裡又正在改裝,手忙腳亂中沒有人記得要留下倩影。看到慈心義工為了推廣有機農業無私付出的服務態度,我們真的很感恩。


2005.11 檳榔心紅茶情活動
在義工們 出腳出手 相助下一口氣砍除了 兩公頃 的檳榔樹,在檳榔山區裡異軍突起種下有機茶苗,義工摘下檳榔心,帶回家與和家人分享此活動的緣起。


2006.1 有機茶苗試驗區再接再勵
去年種植的有機茶苗雖不怎麼整齊美觀,但在蟲兒手下留情下,有強健體魄的茶 BABY 也奮力長大著,除將其成立為二年生有機茶苗示範區外,再次將鄰近大門面積約 0.6 公頃的老茶樹轉作,逐步開發成不同年級的茶苗區。


2006.3 成為財團法人台北市留公農業產銷基金會之「有機農業示範農場」。


2007/10/30 接獲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通知
我們在苗栗縣銅鑼鄉青心大冇的茶園,默默努力從慣行轉型為有機栽培也通過驗證了。而在附近的慈濟茶園也正朝向尊重生命和大自然的耕作方式邁進,左鄰右舍大家一起來,把台灣無染的土地找回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peac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